如果没有校准,电池百分比读数将不正确,设备可能会在显示仍有一半剩余电量时突然关机,或是在显示电量已耗尽时仍能坚持运行好几个小时。
如何校准电池
手机 和 平板电脑:
- 充电至100%,并继续充电至少2小时。
- 使用你的设备,直到它因电池电量不足而关闭。
- 不间断地充电到100%。
笔记本电脑:
- 充电至100%,并继续充电至少两个小时。
- 断开充电器,正常使用您的笔记本电脑直至其电池电源正常耗尽。
- 看到电池电量不足的警告时及时保存文件。
- 保持笔记本电脑开机,直到它由于电量不足而进入睡眠状态。
- 等待至少五个小时,然后将笔记本电脑不间断充电至100%。
配有 Thunderbolt 3接口并运行 macOS Catalina 10.15.5 及更新版本操作系统的 MacBook 配有电池健康管理程序。该程序会阻止电池充电至100%。请先检查 MacBook 是否配有此功能,并在进行电池校准操作之前将其关闭。
最好定期(大约每月一次)执行此过程,以确保电池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保持正确校准。
背景知识:电池校准到底是什么?
关于电池校准,BatteryUniversity 的这篇文章进行了详细介绍。它们同时也有一篇文章讲解了电池电量百分比是如何测量出来的。我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总结如下。
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可靠的方法可以确切知道电池在任何给定时刻所含有的能量。 (这是一种电化学存储系统,它总是在变化和衰减,从一次充电到下一次充电时从不完全相同。)关于唯一可靠的测量方法是给电池充满电,然后完全放电并测量电池的电量差异(又称库仑计数)。显然,我们并不能每次想要检测电池电量时都这样做,因此我们必须使用间接方法——存储各种使用数据并使用它来估计电池电量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计算变得不太准确。而对于更换后的新电池上,历史数据不具有参考价值,因此过去积累数据建立的模型应当被完全舍弃。电池校准可以帮助电池管理系统重新学习电池”完全充电“和”完全放电“的基准值,使对电池电量的估计更加准确。
“完全充电” 和 “完全放电” 究竟是什么意思?
这是问题的关键:你如何更新那些“完全充电”和“完全放电”标志? BatteryUniversity 的两篇文章中是这样说的:
为了保持准确性,应当通过定期让设备中的电池组持续消耗至“低电池电量”状态后再进行充电,来校准智能电池。“完全放电”设置放电标志,“完全充电”建立充电标志。在这两个标志基点之间形成线性图线以供充电状态估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线再次变得不准确,电池需要重新校准。图2显示了完全放电和充满电的标志。
图2:完全放电和完全充电的标志。通过完全充电、放电和再充电进行校准。这是在设备或电池分析仪中完成的,作为电池维护的一部分。
这里要注意两件事:(1)根据这个页面,完全放电再完全充电是不够的,必须先将电池充至100%。并且,(2)“完全放电”是模糊的概念——该图似乎表明全放电标志将被设置为10%,但我们试图解决的整个问题是%读数是不准确的。如果电池读数不准确,你怎么知道你的电池电量“低于10%”?你并不知道!例如,我们安装了许多电池,最终发出“低电量”警告,然后在指示的电池电量为1%的情况下持续工作数小时。简而言之,通过将电池“低于10%”耗尽“来校准”电池是徒劳的。这就像给某人一辆漏油的汽车并告诉他们等油缸耗到只有¼满就不要开了。
这里似乎正在发生的是,上图中描述的是电池的实际化学状态,而不是用户看到的电池电量百分比。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当电池的实际化学状态剩余10%的电量时,面向用户的软件可能提示电池电量已经耗尽。这是刻意设定的,以防止电池过度放电至可能发生电池损坏并且无法重新启动的安全水平之下。简而言之,作为一项安全措施,系统总是在电池中剩余极少量电量时提前关闭。但具体保留的电量值有时并不会告知用户。正如上述链接文章的一条评论指出:
- 低电量警告纯粹在设备软件中实现,作为防止在使用时可能丢失数据的方法,并且完全独立于电池管理系统。
- 即使你让设备运行直到由于电池电量不足而自动关闭,电池管理系统仍会将电池电量保持在足够高的水平以防止损坏电池组。
- 你在屏幕上看到的电池电量表基本上是电池的可用电量,而不是电池的绝对总电量。这就是为什么你可以将“电池电量不足”警告更改为你选择的任何百分比 —— 它不是为了保护电池(由电池管理系统自动完成),它可以为你提供足够的时间来保存你的工作或连接充电器。
- 因此,如果你打算校准你的设备电池,则需要完全越过系统保留的安全电量水平,将电池完全放电,然后再进行充电。否则电池校准结果会因为没有完全放电而变得不准确。
请记住,有两个不同(但已连接)的系统正在运行:负责监视和控制电池的健康状况的电池管理系统,以及从电池管理系统读取数据,根据数据计算并显示电池剩余电量的系统软件。
现在该怎么做?
Apple 官方电池校准操作步骤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可惜的是,Apple 计算机中的电池现在经过出厂校准,而且不再是可供用户自行更换的,并且他们似乎已经从支持页面移除该文档。但是,你可以在许多论坛中找到它,如下所示:
校准便携式电脑电池:
- 插入MagSafe电源适配器并为电池充满电。
- 当电池充满电时,MagSafe电源适配器连接器上的指示灯变为绿色,菜单栏中的电池图标表示电池已充电。
- 让电池在充满电的状态下休息两小时或更长时间。
- 只要插入电源适配器,你就可以在此期间使用计算机。
- 在计算机仍然打开的情况下,断开电源适配器并继续使用计算机。
- 当你看到电池电量不足警告时,请保存你的工作并关闭所有应用程序。让计算机保持打开状态直到它进入睡眠状态。
- 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后,将其关闭或让其睡眠五小时或更长时间。
- 连接电源适配器并保持连接状态,直到电池充满电为止。
请注意,苹果似乎不相信你的系统知道电池何时完全充电 或 放电,并且希望在你继续校准前,额外保持充电两小时。
这似乎与我们学到的东西一致,并与网络上的其它电池校准 DIY 相匹配。
由衷感谢以下译者:
100%
这些译者帮助我们修补全世界! 您也想加入吗?
开始翻译 ›
95条评论
I have a question. When calibrating my battery ( for a Samsung Galaxy Note 5) would it be bad to use fast charging? Thanks!
Linktoad64 - 回复
@linktoad I don’t know the answer to your question but let me provide a data-point. I had my kid’s Samsung S7 Edge’s battery replaced by a 3rd party and it never worked right … even after discharging and attempting full charge with the blessed Samsung charger. It would at best go up to %65 but it got even real bad and would not stay on. I placed it on my external Anker battery and all of a sudden it was reaching %99 and after full charge I’m seeing it at %88 after over 6 hours. So I think you may have touched on something - it might be beneficial to charge with a “dumb” source for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NYH -
using a 3rd party battery is BAD! they have a tendency to EXPLODE and you’re a FOOL for choosing not to buy a proper replacement battery
szymon mochort -
@syzmonmochort
A rubbish 3rd party battery will be bad. A good ''''3rd party battery should be just the same as a genuine part.
[deleted] -
@syzmonmochort
He never said that he used a 3rd party battery, he just said he asked a third party to replace it, there is a difference. Next time, read carefully before actually judging someone. Plus, no one wants to hear your criticism, if you don’t contribute, then you probably shouldn’t say anything at all. Plus,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who cares if they have issues, its not like you’re helping them with the issues
Everyone else, I’m sorry for detracting to the conversation.
Yichen Wu -